当前位置: 首页 > 爱情散文 > 正文

一个古老的民族----羌族_睹物思人_海天散文

来源: 免费文学城 时间:2023-08-07
七月九日至七月二十日,我先后到了绵竹和安县。这两个县与北川县毗邻,三座县城呈三角形,彼此相距只有二十多公里,大有三足鼎立之势。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,这三个县都成了重灾区,像是三位难兄难弟。而北川县又是重中之重。    关于北川县的灾情,电视上已经报道了。    后来,听人们说,我国的羌族只有住在北川县的这几万人时,我很是吃惊。    羌族,这个古老的民族,引发了我的幽古之思。我的心底飘荡着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。我是从唐朝王昌龄那首家喻户晓的诗《塞上曲》:“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还有宋代那位把西夏人吓破了胆的范仲淹的词《渔家傲》: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,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,羌管悠悠霜满地,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”中提及的“羌笛”与“羌管”,得知这是羌族人民的一种独特的乐器,跟傣族的芦笙、蒙古族的马头琴一样。由此我知道了,在我华夏神州,还有一个古老的民族——羌族。    在我想象中,羌族人民活跃在偏僻荒凉、贫乏瘦瘠、苍茫逶迤的西北边陲。那儿气候奇特,与内地迥异,冬天漫长奇寒、春天短促苍凉。有诗为证: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”、“瀚海阑干百丈冰”;“塞门三月犹萧瑟,纵有垂杨未觉春。”那儿的景观壮绝: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。”恶劣的生存条件与奇美的景色将羌族人民砥砺磨练得剽悍粗犷,勇猛刚烈,豪放不羁,他们“勇剽若豹螭”、他们“关山度若飞”。不过,他们似乎不像长城以北的那些少数民族,好狠斗勇,崇尚武力,代表人物当是成吉思汗,“只识弯弓射大雕”。    羌族人民安然恬静的生活在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地上,承沐苍天的恩赐,知足常乐。因为这里地广人稀,他们习惯了同自然倾诉,这些都从羌管里流淌出来。这是一个能歌善舞,热爱生活,追求美的民族。    不知为什么,在这两首诗词中,那羌笛听起来是那么的凄恻、哀惋、苍凉、空寂、落寞,触动了人们心底万千伤情意绪,一个个不禁泪湿衣巾。    我想这很有可能是诗人与词人当时的心境所致。诚如杜甫诗云: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”非关花鸟,实乃人情,是人们移情于物的结果。    我认为羌笛吹奏的声音,应该是婉转、悠扬、浑厚、苍劲、激越、奔放、豪迈,它融合了一个民族积淀的文化、一个民族鲜活的生命力、一个民族内在的美,像清澈的山泉奔泻入怀,像高原上的皑皑冰雪夺人眼目,像蓝水晶的天空澄澈人的灵魂,让听者如痴如醉、如癫如狂!    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我的脑子里是很遥远很抽象的,朦胧而缥缈,蜃景般的虚幻,散发着神秘的气息。    如今,想不到在我“蓦然回首”时,羌族竟在那“灯火阑珊处”——北川县。北川县的原名是北川羌族自治县。是羌族人的家园,也是他们的乐土。不知何故,如今,羌族的人已经不多了,只有北川县这几万人。我想这是由我们*民族分布“大杂居,小聚居”的特点决定的吧。    这次地震,他们又死了很多的人,因而这个民族的人数就更少了。他们中有些人甚至担心羌族会消失。也许他们认为就像物种灭绝一样。因此,在这次北川县城的迁移中,就有人不愿搬迁,这自然有安土重迁的情结,也还有他们的隐忧,他们怕这么一迁,把个羌族给迁没了。    我们能理解。不过,他们的担心纯属多余。对少数民族采取优惠政策,世界上没有哪个*能比得上我们*。就拿这次迁北川县城来说吧,*给羌族人民把房子修好,叫他们去居住,而且把羌族人仍然完全聚集在一起,不分散,还把绵阳市靠北川的几个镇划归北川县。目的就是要让这个古老的民族能够生息繁衍下去。*这样做,可说是尽善尽美的了。    人们常说:“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”北川县城的人都被感动了,他们都愿意迁到新县城去。    我们祝愿羌族人民的明天更加美好!

优秀美文摘抄

热门栏目